山东大学哲社学院“元声”调研团赴东营
开展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

东营市于2019年7月开展了“相约黄河口”重点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元声”赴东营关于中小学生参与课外班调研团(下文称“元声”调研团或调研团)借此契机,选择东营作为本次暑期调研实践活动的调研地点。“元声”调研团关注课外班在中小学生中日益火热的现象,希望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挖掘课班的主体即中小学生自身对“报班”赋予的意义与其行为逻辑,同时尝试对相关政策规定提出意见建议。

7月17日上午,调研团成员参加了由东营市委组织部、团市委等主办的活动启动仪式,队长张可玟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授旗仪式。

为提高调研活动的真实性和效率,减少进入调研地的阻力,调研团于17日下午前往东营市府前社区的“四点半课堂”开展试调研,对其教学模式、学生状况等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后,调研员简单采访了社区学堂的社工老师和部分学生,了解其对参加课外班的基本态度。
当日晚间,调研团成员整理了访谈信息,并针对试调研中暴露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交流反思,修改调研预案和访谈提纲,为开展正式调研做好准备。
19日上午,调研团前往东营市胜宏社区“萤火虫学堂”开展正式调研。在这次访谈中,调研团成员着重针对受访学生在参加日常课外辅导班中的决策过程、自我评价和自我规划等方面进行深入访谈,同时根据每个受访学生的具体不同情况了解其独特的有关经历和个人体验。
在与社区学生们的访谈过程中,队员们对中小学生参与日常课外班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如队长张可玟所说:“学生总是被视为一个被动的角色在参与‘报班’,而在访谈中我们看到这些学生其实有相当明确的主体意识,能够清晰表达自己对于‘报班’的意愿、动机和观点,表现出他们认知自我、塑造自我和强调自我的意识。”
19日下午,调研团前往东营市教育局采访相关负责人,调研员就当前政府对于针对课外班的相关政策规定、政府部门对于课外班火热所持有的态度两个问题对其进行了访谈。
调研期间,调研团成员还与其他高校学生共同参观东营的重点企业、文化展馆等,了解东营市的民风民情与城市发展风貌。
本次调研活动完成了对当地学生关于参与课外班的访谈工作,并对相关政策规定获得了基本认识,希望通过关注学生主体来揭示其在课外班学习中独特的行动逻辑,为探究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提供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