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为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自今年7月份以来,东营职业学院团委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举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组建了102支实践团,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多措并举开展红色理论宣讲、乡村振兴促进、发展成就观察、民族团结实践等活动。学生们深入乡村,学习观摩、走访调查、躬身实践,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历练成长,以实际行动献礼党的二十大。 
饮水思源: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山东是革命老区,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迹、革命文物,孕育了丰厚的革命精神,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富集。实践团成员就近在菏泽、枣庄、临沂、济南、东营等地,参观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沂蒙革命纪念馆、解放阁、广饶刘集等红色教育基地,祭扫革命烈士陵园。通过近距离观摩一件件饱经战火的文物、一张张诉说历史的照片、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深入学习“四史”,传承红色精神。2020级学生陈凯岳同学感悟道:“没有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感党恩、跟党走,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好光景,勤奋学习,不负韶华,努力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学以致用:深耕盐碱土地,助力乡村振兴 昔日“盐碱地”变成了今日的“新粮仓”,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发生在东营大地上。学校组建了乡村振兴实践团,师生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参观了解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农业益虫资源综合利用、盐地藜麦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开发等前言农业技术,感受科技带来的强大生产力;来到农高区试验场,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向科技人员请教学习,协助农田作业,把专业技能应用在实践中;来到黄河三角洲耐盐碱树种种质资源圃,学习了解盐碱地改良、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等相关技术,对树木枝条进行疏枝修剪。2021级学生金开来说,通过这一次观摩实践,我深刻感受了“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性。今后我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跟着老师多做科研、多参加技能竞赛,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这片盐碱地上。 


凝凝心聚力:促进文化交流,践行民族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学校组建了“石榴花开”三下乡实践团,在新疆喀什等地开展“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新疆”主题实践活动,促进民族交流交融,做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2021级学前教育师范专业的布合力且姆和玉苏普艾力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投身家乡幼儿园,开展汉语支教,推广普通话,用新颖有趣的游戏激发孩子们对汉语的学习兴趣。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的李媛媛、阿米那和布合力且姆3名同学走进社区,开展“弘扬爱国精神”主题宣讲,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在居民心中厚植坚定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信念。 



据悉,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吸引1000余名学生参与。期间,学校团委老师深入一线,走访慰问实践团师生,带去学校的关怀,并勉励师生在实践中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擦亮东职“三下乡”的亮丽名片。 供稿:东营职业学院团委 刘琼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