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思想带动为先导、组织领导为保障。联合河口经济开发区成立非公企业团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全区非公企业数量和企业中的团员青年数,特别是隐性团员数,制定出台了有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及时召开全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会议,让企业负责人充分认识到非公企业团建的重要性及意义,努力实现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
二是以制度完善为抓手、团建创新为动力。已经建立党组织和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企业中, 90%以上都已成立团组织,实现了团的工作机制建设规范、阵地建设有序、制度建设完备。基层团委书记—非公企业团建联系点制度的创立,实现了对非公企业团员青年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的全面掌握,对下一步非公团建工作开展导向有了明确定位。目前,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非公企业团建示范点18家,通过鼓励对团的活动经费在企业预算中单独列支、鼓励企业对团干部实行工资补贴制度及享受企业中层领导待遇等协调措施,不断增强企业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通过对非公企业团建的重点指导,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区非公企业特点,贴近生产经营,贴近青年团员的工作路子。
三是以协调支持为基础、推优带动为突破。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努力争取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指导,主动向党委、政府进行专题汇报,争取党政支持,同时积极联系金融、工商等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在企业党建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团支部,成立团员青年先锋队,发挥团员青年的骨干模范带头作用。围绕青年职工学习、就业、参与、维权等基本需求,搭建活动平台,拓宽服务渠道,增强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扎实开展“推优入党”工作。确定“推优”重点,把企业生产一线和关键岗位的优秀团员和团干部作为推优重点。近两年来,共有11名优秀团员和团干部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和中共预备党员。
四是以平台搭建为主措、品牌打造为亮点。河口团区委通过组织团干交流会、现场观摩会、QQ群互动等多种形式,探索两新团组织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河口经济开发区团工委成立了石油装备制造、新型节能材料、精细化工3个产业联合团总支,组建了开发区女子民兵连和青年安全生产突击队,增强了同一产业间企业青年骨干、企业家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先后组织到北京青商会及周边县区考察学习,创新成立了黄河口青年商会,吸纳开发区及市内的优秀青年企业家为会员,逐步推行商会成员在融资担保、交流合作、信贷优惠等方面的政策,使会员在住宿、乘机、餐饮方面享受统一优惠政策,促进了业务合作,真正服务于黄蓝经济发展大局;同时,发挥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建立企业实践基地,为全区青年提供实习及就业帮助。目前,在企业中已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8个,青少年素质拓展基地6个,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200余个,先后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课外实践活动30余次,培育了青少年参与社会管理自觉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