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基层动态 智慧团建 团干加油站
 
 
基层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东营共青团->首 页-> 基层动态  
科学启迪智慧,青春励志成才 ——记东营市一中首届科技活动节
更新时间:2012-12-17 市 直 阅读:2006 次 【字体:

营市一中首届科技节深度报道:

科学启迪智慧,青春励志成才

——记东营市一中首届科技活动节

周六。冬阳明媚,蓝天沉静。东营市一中体育馆内,一场充满创新与智慧的比赛正悄然进行。

每个选手手里都捧着他们倾注了心血的宝贝——小车。

起点到终点,两米的距离,却检验着每一个选手的科学知识、个性思维及动手能力。起跑线上,“钓鱼岛号”小车蓄势待发。选手屏声静气,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作品,期待胜者为王。现场的寂静蕴藏着激烈的争锋。终于,主持人发出口令:“开始!”,小车开足马力,向着月球——放置在终点的气球,以最大的速度奔驰而去。啪!响声清脆,气球应声而破。裁判老师同时报出成绩:496 

“好!”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赞叹。其他的选手也不禁暗自叫好。

这辆车头带有火箭弹头的小车,是高二21班的杰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意?”

“一是增加平衡感,使小车在行进过程中不偏离方向,这是非常重要的;二是从车体形象上看,也显得威武霸气。”设计者林长青、王岩同学对这个成绩并不很满意。“还可以更快的。”他们希望。

这辆小车,被同学们评为“最霸气小车”。

——这里正在进行的是东营市一中科技创新活动之——小车探月比赛。规则是:起点距月球(以气球代替)为2米,小车按规定路线,准确到达目的地,按所用时间排出名次,时间短者胜。

作为一项充满挑战的科技活动,小车探月比赛吸引了来自23个班级的40多名选手参加。平时学习时间紧,他们就利用课余,甚至牺牲周末,查阅书籍,设计图纸,寻找材料,通过各种试验,完成自己的参赛作品。两周的准备时间虽然仓促,但选手们还是准时完成了任务,带着自己精心设计的作品,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本次比赛。他们背后,是全班同学和老师关注的眼睛。

比赛继续进行。

高一比赛现场。一辆小车正快速冲向终点,车身后水练喷射,像拖着一条闪亮的光带,一路喷洒,颇有气势。“这辆车采用的是水能,即借助水压反冲的力量形成动能,驱动小车向前。”设计者,高一 32班的李思呈史晓旭两位同学,诠释着他们的设计理念,为这唯一一辆水能动力车感到自豪。

与之相媲美的,还有两辆“燃料动力车”。小车一启动,一股烟雾从车后飞溅而出,助推小车飞越。这是某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燃烧产生动能。显然,设计者灵感来自奔向外太空的火箭。

高二11班盖洪力同学沉着冷静,双手抱着自己的作品——一辆大块头的重型机车。“设计时,考虑最多的是方向,我借用了玩具车上的两个前轮,但进行了改进,固定住前两轮,是为更好的掌控方向。再就是动力系统,采用最常用的电能驱动,性能稳定,动力强劲。解决了方向和动力这两个问题,基本上比赛就比较有把握了。”他胸有成竹地说。这辆车方向感好,速度快,比赛中表现不俗,取得了综合成绩第六(现场高二电动力组)的名次。

高二32班张森同学的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新一代概念车”,黄色车身,漂亮优雅大气,车型很有兰博基尼的范儿,美其名曰“黄博基尼”。这辆“黄博基尼”取得了综合评比第三(现场高二电动力组)的好成绩。

高二1班田宜平、崔文康两位同学的小车最精巧。两只黄色的大后轮,一个小巧的前轮,三根纤细的塑料管,巧妙地组装成三轮小车,稳固且轻巧。小车采用独特的弹力动能,通过弹性物质的卷缩张力产生动能。那么,这么空的中间部分有什么用处呢?设计者考虑得相当周全:

“留下空间,可以设计成躺车,车体宽敞,舒适,一定很受欢迎!”他们的小车取得了非电动力小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每辆小车的设计和制作各有特色,现代中学生非凡的想象力令人赞叹。“从小学就参加这类比赛,也很喜欢自己动手。学校有这样的比赛,当然要积极参加啦。”赛后,一位男同学兴奋地说。

小车探月比赛只是东营市一中2012年科技节的一部分。

今年暑期,东营市一中2012-2013学年工作计划中,增加了两项很有新意的内容:一是上半学年的科技节,一是下半学年的艺术节。东营市一中首届科技节,自20121112日始,至1211日,为期一个月。本届科技节以“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普及科技知识,展现青春才智”为宗旨,成立了以史本泉校长为主任,付贞祥、张利波、田效方三位副校长为副主任的筹委会,由校团委具体负责展开活动。团委尚桂安书记借鉴兄弟学校的实践模式,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科技节活动筹备安排及具体奖励办法,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专题:

1、科技小报展。每班编辑一期科技小报,广泛征集各类科技知识、科普常识,进行科技知识宣传。

2、奇思妙想新世界——科技幻想画比赛。要求选手必须独立思考,独立创作。

3、智慧创造奇迹——小车探月比赛。动能自选,从设计到制作,独立完成。

4、寻找新视野——学科前沿知识讲座。

通知下达后,各班师生参与热情高涨,参赛作品很快送交团委办公室。团委老师认真登记、筛选,利用校园橱窗、报栏将优秀画作一一展示。于是,观看评说同学的作品,成为同学们课余时间的一大乐事。

 “看,这是我们班同学的!”报栏前,一个女同学指着其中一幅作品,眼睛发亮,兴奋地对身边的同学说。

这是一幅题为“生命·希望”的科技画作。一张大大的白色画纸上,黑色线条勾勒出一个未来的世界,高耸入云的建筑有些破败坍圮,给人强烈的压抑感,狭窄的街道,歪倒的垃圾筒,侧翻的汽车,空荡死寂的大街缺少生机,更没有一点生命的绿色。这时,一个半边脸破损的机器人,满面怅然地走来,双臂紧紧地抱着一株叶片未丰的小树苗。背后,一缕阳光正试图穿过城市上空的层层乌云,投射下来。

画作充满寓意:如果科技发展失去方向,将会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而这抹绿色,是生命的唯一希望。这幅颇具后现代主义的科幻画作,引起人的深思。

科技发展将会带给人类怎样的命运?对这个问题,人们普遍存在两种态度,一种是悲观的,即认为科技在缺失伦理道德和人文关怀的方向中,必将毁灭人类的未来;一种是乐观的,即认为人类的智慧,足以引导科技朝向更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前进。作为中学生,绝大多数同学的作品,充满了乐观美好的浪漫主义情怀。在同学们笔下,有太空旅馆,有深海生活,有新生地球,有未来火星,有智能分类垃圾桶,有家庭实用型机器人,有充满科幻色彩的奇特探测器,有童话般绚丽的未来人类生活……

同学们笔下不仅是对未来世界的想像和描摹,更体现了青年学生对科技发展的美好向往和期盼。每一个构想者都在思考:同一个世界,唯一的地球,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想要把剑握在手里,就一定要学会怎样使用这把锋利的剑。

小车探月比赛火热进行的同时,在东院报告厅,正进行着一场科学思想的启蒙活动。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老师,在给同学们举行学科前沿知识讲座。

报告大厅座无虚席,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静静聆听着老师们来自科技发展前沿的报告。每双眼睛里,都跳动着思想的火苗。老师们精彩的讲座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科技的思想大门。

刘其富老师的讲座题目是21世纪的生命科学与人类生活》,为同学们揭开迅猛发展的生物科学所蕴涵的巨大能量。

何斌老师的讲座《不可忽视的环境变化》,给沉迷于科学世界的人们带来可贵的冷静思索。

刘增凤老师的讲座,则通过解析世界级数学难题带来的审美享受,给同学们展示一个可爱美丽的数学世界…… 

这些充满智慧的科学语言,点亮了青年学子的眼睛,激发起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老一辈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正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科技节上每一件作品都令人耳目一新,都饱含着同学们的智慧,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随着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必将会营造我校更加浓郁的科技文化氛围。”具体负责这次活动的团委书记尚桂安同志,对这次活动深有感触地说。

随着科技节颁奖仪式的举行,为期一个月的东营市一中首届科技节落下帷幕。

这样的活动,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首届东营市第一中学科技节”徽标设计者,高一37班王智坤同学说:“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是科技节的主旨,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高中生充满青春活力,进取向上,是未来世界的生力军。青少年应该以一颗积极进取热情的心,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的科技力量。因为少年寄托希望,科技蕴涵力量!” 

科技节颁奖仪式上,史本泉校长为东营市一中首届科技节,作了精彩总结:他说:“学校教育应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去发掘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力。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们用探索的脚步,去追寻科学的灵光,用思考的力量,去催开智慧的花朵。”

(供稿:东营市第一中学团委。执笔人:胡爱萍)

 
推荐新闻
更多>>  
财金优徕青年社区项目启用暨青年人才驿站揭牌仪式举行
共青团东营市委关于市委第二巡察组反馈意见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团市委组织开展东营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骨干培训班
筑梦新时代 青春树新风|团市委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教育月”活动
“青”品赋能,向“新”发力|东营市企业团组织交流共建活动走进东营宾馆
市委第二巡察组向团市委反馈七届市委第五轮巡察情况
2024年东营市乡村好青年联盟观摩交流活动(二)
东营市青春助力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暨安全文化宣讲进企业活动在东营区举办
红领巾爱祖国 | 东营市举办第六届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
“青鸟计划·汇智东营”高校行活动成果丰硕
 
     
Copyright © 2011 东营共青团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46-8381259
邮箱:dytswbgs@126.com 本站内容图片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鲁ICP备09069808号-4
违规使用共青团标志标识监督举报电话:0546-8381361 举报邮箱:tsw838136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