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共青团董集镇委员会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依托 “四平台”、“五路径”,全力打造“五型”团组织,有效推进了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
依托“四大平台”。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过程中,共青团董集镇委员会创新工作思路,依托组织网络平台、宣传教育平台、创业指导平台、监督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实现信息联通。四大平台相互辅助,相互补充,对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也为青年人积极创业,自强不息,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了很好的舞台。以创业指导平台为例,我镇先后开展了“2012年就业政策宣传日”、创业型城镇等政策宣讲活动,并通过公示创业政策,报道创业典型,鼓励全民参与创业。深入了解群众创业愿望,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全面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今年已举办创业能力培训班14期。同时积极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为青年人创业领路护航。
借力“五大路径”,不断拓宽建团思路。依托党建带团建借助乡镇党建工作格局和工作成果,在已有党建的领域建立直属团组织,确保有党组织的领域就有团的组织存在,使团建与党建在工作内容和工作空间上紧密结合;依托区域网格建,借助“网格和网络”、“网上和网下”工作服务团队,运用信息手段搭建管理服务平台,找准建团的结合点,建立乡镇直属团组织;依托涉农服务组织建,本着“有所依托,就近就便、发挥优势、服务发展”的原则,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产业链、农技服务基地上建团,实现团的建设与青年致富发展相结合;依托两新组织建,在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小额信贷互助社、兴趣爱好小组、12355服务台、青少年维权岗、青年文明号单位等社会组织中,按照联合共建、动态覆盖的原则,建立乡镇直属团组织;依托虚拟网络,把握虚拟网络性组织的本质性功能和网络中组织成员的内在一致性,按照青年兴趣爱好、集聚联络、成长发展等特点需求,通过QQ群、论坛、微博等载体途径,建立网络团组织。
打造“五型”团组织。创新性建立了“村企联建型、服务窗口型、园区服务中心型、兴趣爱好型、新兴媒体型等功能型团组织。创建特色团组织,突出功能性,提升凝聚力。截至目前,董集镇新建直属团组织29个,其中“村企联建型”团组织11个,“服务窗口型”团组织2个,“园区服务中心型”团组织8个、“兴趣爱好型”团组织5个、“新兴媒体型”团组织3个,覆盖团员1375人,35岁以下青年4549人。团组织设置模式不断创新,团组织活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工作开展以来,镇团委始终坚实将“大团委”建设与新型青年农民学校建设协同推进,在“大团委”建设过程中,依托“四大平台”,进一步打造集“组织凝聚、信息发布、创业指导、监督服务”于一身的综合平台,充分实现团组织与团员青年间的信息联通,为新型青年农民学校相关知识的推广搭建了畅通平台;依托“五大路径”大力开展团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团的组织对青年的无缝隙覆盖,将新型青年农民学校的培训地点也随之建设到青年所在的每一个角落;打造“五型”团组织,不断创新基层团的组织设置模式,凸显功能性,打造品牌活动,争创“一团一品”,不断增强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让广大团员青年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交流学习、切磋技艺、提升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