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一中将普法教育工作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针对青少年的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法制教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精神生活,大力开展法律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教育活动,提高了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水平。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东省“五五”普法先进单位、东营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健全工作制度。成立了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和制度基础。
二是建设了青少年法制教育长廊,积极开展法制教育。为了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法制教育文化氛围,我校结合中小学生特点建设了法制教育长廊,内容主要为青少年学法守法小常识、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分析、预防措施、法制漫画、经典案例等,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体验,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法制教育长廊面向全区各中小学开放,有效发挥了其在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学校法制教育长廊被市普法办评为“东营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三是开辟校外法制教育基地,拓宽法制教育渠道。注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建,建设了法制教育长廊,开辟了区法院青少年法庭、市看守所、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等法制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法制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和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
四是开设法制教育课,发挥课堂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开设法制教育课,间周一课时,以《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为基本教材,制定严密的教学计划,聘请法律顾问、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努力做到教学计划、课时、教材和任课教师“四落实”,提高法制教育课的实效性。
五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丰富法制教育内容。利用校园网、广播、校报、板报等媒体宣传普法活动的意义,努力营造活动氛围。积极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并通过组织普法讲座、司法观摩、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及征文、演讲、书画比赛等活动,寓教于乐,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六是与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发挥学校的带动辐射作用。实施“小手拉大手”工程,选取与学生、家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由学生将法律知识带回家和父母共同学习,与家长一起提高法律素养;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组织家长普法知识讲座,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优势互补”,融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