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的名义,致敬青春校园
——东营市一中二月文学社举办寒假聚会暨文学社庆生活动
2月9日,东营市一中二月文学社的往届社员与在校社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聚会,为二月文学社庆祝十周岁生日。
这天,气温达到冬春以来的最低点,但市一中三楼会议室的气氛却热烈温暖。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与在校师生共聚一堂,畅谈文学与人生,青春与梦想,以文学的名义,向青春致敬,向母校致敬。这些大学生与高中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市一中二月文学社成员。
二月文学社创建于2004年2月,同时创办文学社刊《弘毅》。十年来,文学社薪火相传,文脉不断。每年都有优秀社员考入重点大学,在离开母校追求梦想的日子里,他们对“弘毅”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二月文学社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届届已毕业的学子,回到母校,回到二月的怀抱,与在校文学社员共叙人生感悟与心灵历程,以他们的人生感悟,带给在校学生新的启迪。
今年是二月文学社成立十周年。十年来,二月文学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等十余种荣誉称号。在鼓励指导学生写作的同时,努力打造市一中文学爱好者的心灵之家,被各届社员称为“心目中最温暖的地方”。这些正在上大学的往届文学社员利用寒假,来到母校,相聚“二月”,与在校学生分享人生感悟,为陪伴他们成长的二月文学社提前庆祝生日。
聚会过程中,大家踊跃发言。2009级文学社社长,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刘东奇说:“人生,其实就像一幅十字绣,绣的过程中,你只能看到针脚杂乱的反面,直到有一天绣好了,你会看到完美的图案。” 以此鼓励在校学生,莫徘徊,不迷茫,心中要有大方向。刚刚步入南方科技大学的2010级文学社员宋如珂,诚挚地告诫学弟学妹们:“永远都不要放弃对于梦想的追求,哪怕它有些不可能;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心中的那份纯洁和天真,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承诺和责任,要亲近自然,在技术社会的潮流中保持一份本心。”
“对于二月,对于《弘毅》,内心满满的全是感恩与爱。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想象,当年如果没有出于对《弘毅》的向往,我现在会变成什么样子。”2008级文学社员,现就读于西安石油大学的张燕在聚会结束后这样写道。“二月文学社改变了我太多,让我的名字一次次的有机会出现在《弘毅》上,让学习很差的我在拿到每期《弘毅》时很骄傲很自信很开心。”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大四学生胡金枝也写来了她的感动。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愿每一位一中学子以此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成人成才,敢于担当,乐于奉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胡爱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