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以壮大人才队伍为基础、以提高人才能力为核心,着眼青年群体社群社交、灵活学习的现实需要,共青团广饶县委深入打造“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青年人才培育项目,通过“三个三”工作模式推进青年夜校项目建设。 坚持“三步联动”,阵地体系更加强化 整合资源优势。整合部门职能和相关社会资源,建立青年夜校讲师库,深度对接职能部门、教育培训机构等12家单位,挖掘各领域优秀讲师超40余人,广泛满足青年的学习需求。理顺组织架构。找准共青团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设立2个主校区、8个镇街分校区、N个行业部门分校区的“2+8+N”模式建立夜校“大本营”。目前,以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会客厅为第一批教学点,后续将根据片区青年人数需求设置灵活性教学点。丰富夜校内涵。主动适应青年发展新趋势,将“青年之家·青年夜校”作为共青团广泛联系凝聚青年的重要窗口,不断丰富夜校理论宣讲、技能提升、交友联谊、非遗传承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从媒体矩阵、文创产品等团组织工作元素方面优化完善青年夜校的活动环境,拓展团组织工作的深度。 严把“三个关口”,优质资源更有活力 在“选”上下功夫,筹集一批优质课程。利用微信、抖音等团属新媒体矩阵,开展“青年夜校”课程需求调查并动态更新。依托广饶县艺学堂公益事业发展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属社会组织,围绕青年对文化生活、技能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现实需要,按照体验课、系统课两种课程模式,累计开设国画、收纳、钩织、吉他等课程10个类别、50余个班次,200余名团员和青年收获成长。在“用”上求实效,下沉一批优质师资。结合“百万大学生进社区”活动,广泛链接辖区高等院校、中职院校、文艺店主等,安排相关老师、社团、店家带课,以公益价格链接一批非遗、吉他、国画、钩织等兴趣课程。注重在夜校优秀学员中培育新手讲师,不断为夜校讲师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在“育”上出实招,培育一批优质社团。针对青年群体的特殊性,根据青年兴趣爱好需求,打造青年会客厅,结合脱口秀、桌游、电影等青年兴趣社群,组建孵化传统手造、非遗文化青年社团,打破原有青年社群圈层,实现青年社交“破圈”。 实施“三化聚力”,组织培育更加贯通 共青团广饶县委坚持夜校管理团队化、制度化,有效激发夜校青年学员、讲师的内生行动力,不断强化项目保障。专业化培育提能力。面向讲师、学员两支队伍,根据实际需要,开展一系列专家指导、业务培训、团队建设等实践活动,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合理化管理激活力。制定青年夜校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阵地运营制度体系,规范场所管理、信息发布、报名组织、师资遴选、学费收取、课程审查、反馈评价、应急处突等全流程要素,保障夜校的规范有效运作。精准化保障添动力。深化党建带团建,积极争取财政在活动场地、经费保障、资源对接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夜校规范、稳定、可持续运作,为青年工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