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积极建设青春先锋品牌
打造过硬党支部
今年以来,团市委机关党支部积极建设“青春先锋”党建工作品牌,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牢牢抓住“组织生活”这个基础,加强学习,创新载体,培育党建工作项目,切实提升党建工作创新水平和政治引领能力。
一、加强理论研学

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按照市直机关党建推送任务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全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精神座谈会工作要求,突出“小主题、高频率、常态化”,积少成多,养成习惯,每月学习时间不少于2天,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二是立志当好引领青年学习的先行示范者。以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牵引,扎实推进“青年大学习”“青年讲师团”等工作,把讲好党团课作为党员干部培养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和路径,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深入基层宣讲40余场次,确保青年入脑入心。三是努力当好新时代新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聚焦境界追求不高、思维思路不活、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组织召开党员干部务虚会议、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到浙江省开展对标学习,正视差距,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压奋进。深入推进“工作落实年”,新春伊始,组织开展党员干部“三联四促”常态化下沉基层工作,上半年全体党员干部下沉基层80余天,通过“联”和“促”,压实责任传导,推动基层创新,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二、搭建服务载体
一是积极建设青马学堂。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650平米的青马学堂1处,打造清风湖“青马学堂”等专属阵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等阵地开办“青马学堂”17处,累计举办各类学习交流活动70余场。二是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党校师资优势、青马学堂阵地优势,联合市委党校,组织5个优秀理论教研团队与15个市直团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团市委党员干部分别指导各市直团委青马工程,牵头设计工作方案,共同谋划参与青马工作,全过程参与市直团委青马工程,上半年累计举办青马活动20场次,推动市直青马工程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取得较好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效。三是积极创建志愿服务党员先锋岗。依托4处中心城区志愿服务驿站,积极创建“团市委志愿服务党员先锋岗”,组织机关党员定期上岗,联络各类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定期不定期开展环保卫生、爱心导护、文明出行专项行动等服务活动,为市民提供服务,传播社会文明新风。
三、创新活动项目
一是积极开展青春扶贫行动。组织机关党员主动参与到精准扶贫志愿服务行动中,带头为扶贫工作贡献应有的力量。今年以来,多方组织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青年志愿者参与扶贫工作,组织开展“青益筹”募捐、微心愿认领、志愿服务进农村等活动,累计募集爱心资金和物品价值达50余万元,进村入户开展健康义诊、免费剪发、拍摄幸福照、送春联福字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为贫困家庭青少年发放御寒棉被488套、棉服五件套232套,直接服务贫困群众1600多人次。二是深入开展萤火虫助学计划。今年,在农村社区建设“萤火虫学堂”76处,招募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志愿者与困难家庭青少年“牵手结对”,定期开展亲情陪伴、学业辅导、自护教育、感受城市等志愿服务活动。自2012 年以来,已累计组织高校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志愿者 1400 余名,在全市 37 个镇街建设萤火虫学堂,服务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 1.5 万余人次。三是创新开展青春守护者行动。积极组织法律、心理、安全等方面志愿专家团,走进学校、社区、村居开展“青春与法同行”法治教育、“向毒品说不”禁毒宣传教育、“平安行•你我他”交通安全教育等十大类服务项目,推出“青春守护者”微信小程序,保障农村青少年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维护。
四、狠抓作风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党员基层联系点工作。连续多年开展党员干部基层联系点工作,推动团干部提高站位,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真正把基层团情摸清、把存在问题找准、把解决措施抓实,促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二是认真开展党性团性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嘉兴南湖,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学习伟大的红船精神,感悟党的初心使命。七一前夕,到中共刘集支部旧址和封庙团支部旧址,组织党员干部拍摄《寻心追梦》微电影,重温入党誓词,重演革命场景,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三是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开展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工作,到“第一书记”帮扶村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组织医疗志愿者开展义诊活动,邀请专业人员讲授防溺水专题课程,向群众宣传“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旅游品牌,宣传全市“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相关政策,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党性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