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5月创建新型农民学校以来,郝家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以培养农村青年后备干部和创业致富带头人为目标,深入推进新型农民学校创建工作,使团组织真正成为团结带领农村青年的重要力量。
(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校长的校务委员会,下设教务处,设立指导组、综合组、培训组、宣传组,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上下联动,广泛参与,构筑起了“1处分校+3个教学点+28处农民夜校”三级培训网络,为农民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明确思路,集中推进。一是开展“订单式”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深入调研,明确全镇农民培训需求和辖区近百家企业用工需求,创新“三方联动”模式,促失地农民转型就业。二是开展“1+1”培训,帮助农民创业。对辖区内高中和大中专毕业生、在家乡务工务农青壮年劳动力,在托YBC工作站争取项目支持的同时,实行建档管理、定向培养、“1+1”导师培训。三是开展“教室+田间+基地”培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依托郝家绿色生态农业观光园教学点,灵活办班,组织农林、科技等部门业务骨干和各村致富能手担任辅导教师,开展“一对一”指导,鼓励帮助农村团员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四是开展“健康式”培训,提升文明素质。以“村村唱戏村村舞”群众文化“百千万”活动为契机,借助新农校创建,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巩固基层党群组织基础、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宣传建设美好家园先进典型和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截止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227次、培训5000余人。
(三)创新方式,积极实践。充分发挥共青团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成立学习研讨实践小组、青年创业小组,真正把新农校办成孕育社会主义新型青年农民的“摇篮”。一是创新载体,组建学习研讨实践小组。这是培养农村青年学习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定期组织学员座谈,围绕农村热点、生活问题以及农业科技前沿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案例讨论。二是成立青年创业小组,这是交流农村青年致富本领的重要平台。在认真分析参训人员构成和职业结构的基础上,在学员中成立创业小组,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各种业务交流、技能展示和新知识传播等活动,使培训班成为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增强本领的平台,使农村青年在培训班中既能学习进步,又能交流提高,更能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