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合格法制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开展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最有效途径。2013年新年伊始,董集镇团委“三加强”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力争形成多角度、宽领域、全方位的法制教育格局,扎实有效地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加强制度保障,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
第一要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网络,要形成镇党委政府领导、镇团委主导、专人负责、全员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第二要将法制教育纳入镇团委年度重点工作,加强团委与学校的紧密联系,配合学校建立科学的法律教育课程体系,设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等进行评估,加大考核力度,对法制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三要净化社会环境,发动社会各界自觉地参与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严格管理文化娱乐场所,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二、加强基础建设,打造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系统工程。
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在制订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注重日常宣传的基础上,镇团委努力抓好“两个一”基础工作:一基地、一队伍建设。一基地,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建立一个法制教育基地,总体上实现参观有展板、观看有影象、观摩有案例、讲座有师资的目标。一队伍,指以镇团委、学校、家庭、社会为主线,以青少年、教师、家长为主体,组建一支多层次的法制教育宣传队伍。学校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法制教育至关重要。镇团委应加强与校方的沟通,将普法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渗透到学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思想政治课、团队活动、班会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传授,在各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里涵盖的普法教育内容,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三、加强法治实践,深化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效果。
法制宣传教育仅靠说教、灌输来培育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是不够的,一次良好的法治实践效果远远胜过百次空洞的说教,要让广大青少年从法治实践中体会法律威严,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精神。因此,要引导和指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到法制运行的各个环节 ,强化和规范各类法律服务,把维权和排解纠纷的过程作为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的过程,使法制宣传教育根植于法治实践中,真正解决普法教育“入耳、入脑、入心”问题。在实践中,镇团委应积极组织青少年观看法制教育宣传片、观摩法庭审判、参与校园纠纷调解、积极开展校园道德申诉、模拟法庭活动,通过这些形式,激发青少年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促进法律知识的普及,并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及道德修养,使学生在用法律进行自我约束的同时,也能学会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
|